Explore
Also Available in: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英文版目錄)

Refuting Evolution 2,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2011

Index

Introduction

Unit 1

Chapter 1

Argument: Creationism is religion, not science

Chapter 2

Argument: Evolution is compatible with Christian religion

Chapter 3

Argument: Evolution is true science, not ‘just a theory’

Unit 2

Chapter 4

Argument: Natural selection leads to speciation

Chapter 5

Argument: Some mutations are beneficial

Chapter 6

Argument: Common design points to common ancestry

Chapter 7

Argument: ‘Bad design’ is evidence of leftovers from evolution

Chapter 8

Argument: The fossil record supports evolution

Unit 3

Chapter 9

Argument: Probability of evolution

Chapter 10

Argument: ‘Irreducible complexity’

Chapter 11

Argument: Evolution of sex

Chapter 12

Argument: Evolution of mankind

Appendix 1

Common arguments for evolution that have been rejected

Appendix 2

Common arguments for creation that should not be used

反駁進化論二 - 第十一章 - 爭論:性的進化

這是反駁進化論(Refuting Evolution)一書的續篇,目的是反駁用來支持進化論的最近期論據。

作者:喬納森.薩法蒂博士(Jonathan Sarfati,Ph.D.)和邁克爾.馬修斯(Michael Matthews
譯者:黃逸恒博士(Felix Wong, Ph.D.)

爭論:性的進化

進化論者稱:「一個所謂的進化論中的難題——性,其實可以很容易解釋。」

最先發表於《反駁進化論2》第十一章
原文見 Refuting Evolution 2 - Chapter 11 - Argument: Evolution of sex

PBS電視台的「進化論」系列片第五集,是基督教與進化論衝突中最明顯的實例之一。這集的題目是「為何有性?」進化論者通常的宣傳是「科學」(假定為進化論)是關於事實/證據或「如何」發問,而宗教才是關於價值/信念/道德或「為何」發問。如本書第二章所述,這樣區分是錯誤的,這集節目就說明了這一點。在這裡,進化論心理學直指性的道德層面。

這一集花很多時間來討論一個功能完善的有性生殖系統的好處,但錯誤地暗示這已經充分地解釋了性的由來。

性被說成比生命更重要,因為性能夠讓基因傳宗接代。PBS電視台大量引用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進化論遺傳學家羅伯特.維曾刻(Robert Vrijenhoek)關於有性繁殖的論述:

那就是我們的永生。我們藉此與未來的人類相連接,也藉此與既往的祖先相交通。藉此而接續的祖先曾經是魚,再往遠處延伸是原蟲,再往遠處延伸是細菌。 [PBS電視台「進化論」系列第五集]

當然電視系列只是宣稱有這種關聯,其憑據只是根據一些共同特徵而做出的似是而非的推論(請看第六章)。這裡也可看到進化論如何衝擊著宗教,盡管他們主張兩者相互兼容(請看第二章)。維曾刻(Vrijenhoek)暗示不朽永生與個體的生存毫無關係。

無性繁殖與有性繁殖

PBS的電視片把鏡頭帶到德克薩斯。在那裡,科學家研究過一些蜥蜴,這些蜥蜴全是雌性。它們會產卵,卵也會孵化,下一代全都是母親的複製品。這個過程叫做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這個字的字根來自希臘文 parthenos(童女)和拉丁文 genesis(希臘文 gignesthai 被誕生)。蜥蜴的孤雌生殖看來運作得非常好,所以為何需要性呢?

有性繁殖的不利因素

該節目承認性確實有許多不利之處,例如只有50%的基因傳給後代。這意味著一個有利突變有50%可能性會流失。在一個穏定的群體中(即個體數量保持不變),平均每個個體留下一個後代,那麼無性繁殖把基因傳給後代的效率就是有性繁殖的兩倍。性也意味著,最佳的基因配置從來不能完整地傳給下一代。

有性生殖需要維持性器官,並要維持一種機制以避免男性免疫系統去破壞他的(與自己基因不相同)的精子,還要避免女性免疫系统破壞外來的精子或她(在胎生生物裡)懷孕的下一代,這都是有生物學代價的。在後面一節(性的選擇)可以看到,求愛行動有時是繁瑣的,並讓個體承擔一定的風險。在胎生的情況下,雌性動物顯然要花費大量時間和體力去孕育胎兒。尋找配偶需要精力,否則生物體在死亡之前就沒有機會將基因傳留;再者,如果一個性別被消滅,整個物種就會滅絕。考慮到像細菌這樣的無性生物繁殖得如此迅速,有性繁殖實在是麻煩重重。

蜥蜴的孤雌生殖讓敍述者提出一個問題:「突竟需不需要雄性?」一半的食物被雄性吃掉,但群體中只有另一半(雌性)直接參與生育。在無性繁殖,所有成員都直接生產下一代。

有性繁殖的有利因素

既然有性繁殖的物種也運作良好,雄性一定有他的作用。電視片又轉向墨西哥索諾拉的一個池塘,其中居住著一種桃花魚, 這種魚既有有性繁殖的個體,也有無性繁殖的個體。桃花魚受到一種寄生蟲感染,引致黑斑病。PBS又引用遺傳學家維曾刻的話,他說有性繁殖的桃花魚比無性繁殖的個體抵抗力強。

研究人員引用《紅女王的假設》,這是李.雲.瓦倫(Lee van Vale)的文學發明。《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與紅女王一同奔跑,女王稱她們需要努力奔跑才能維持原位。進化假定為就是一項比賽,無性繁殖的桃花魚,只生產複製品,停止了進化,就容易受打擊。但有性繁殖的桃花魚,由於形成了很多變異,就成了一個移動的目標。但另有進化論學者說:「紅女王的概念只是為動物學上的一個謎團起了一個可愛的的名字而已。」1

當乾旱殺死了所有的桃花魚時,這個漂亮的假設似乎受到了質疑。在水池裡再度自然成長的桃花魚中,寄生蟲首先殺死了有性繁殖的個體。然而人類引入的有性繁殖的桃花魚仍然是抗病力最強的。天然引入的群體原來是近親交配而來,所以失去了變異的益處。

所以變異似乎是最主要的益處,為此值得付出代價,包括只傳遞50%的基因,以及雄性個體的諸多不利因素。有性繁殖還有一個益處,即在不需要群體代價(個體死亡)的情況下也有50%的機會淘汰掉一個有害突變。

有利因素解釋不了起源

創造論者能夠解釋,在一個理想的、基因多樣化的群體裡,一個最初就功能完善的有性生殖系統是如何起始的。一旦這些機制已經存在了,它們就有這些裨益。但是僅僅有這些裨益絲毫無助於解釋他們是如何從無到有構建起來的。那些假設中的過渡類形其實高度不利,所以自然選擇會淘汰它們。在很多情況下,雄性與雌性生殖器官需要精密調配,以求相互契合,就是說,它們不可能是各自獨立地進化而來。

性的進化?

這一集電視節目中有一段有趣的卡通,畫著兩個帶眼的單细生胞親吻並交換基因。解說員旁白:

「隨機改變產生了一個又小又快的生物,這在進化上是有利的。帶有這樣的生殖細胞的生物體叫做雄性。牠們的目標是要尋找具備另一種特質——能提供生命所需營養的生物體。牠們就叫做雌性。這些早期的先驅們演變成了精子和卵子。」[PBS電視台的「進化論」系列第五集]

且慢,乖巧的動畫不能代替證據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節目又從所謂的雄性和雌性單細胞生物跳到擁有類似細胞的多細胞生物。旁白繼續:

「雄性個體製造數以百萬計的精子。有了這麼多的潛在後代,就沒必要對卵子挑三揀四;更好的策略是多多授精。卵子比精子複雜得多,製造卵子時需要投入更多的能量,因而雌性個體只能產生有限數目的卵子。卵子的數目少就意味著傳遞基因的機會小,這也意味著雌性個體與雄性不同,她們最好有所擇擇。在深層的生物學水平上,雄性和雌性各有不同的要求,不管表面上如何表達… 一方是小精子,一方是大卵子… 一方要數量,一方要質量。[PBS電視台的「進化論」系列第五集]

幾乎與此同時,節目中顯示一男一女在單子下面,很可能赤裸,沒有顯示太多,沉溺於性前戲之中,然後是一系列的動物交配鏡頭。該節目真是給小學生看的嗎?

然後該節目解釋雄性動物在求偶過程中的競爭及華麗的求偶行動,同時顯示雌性行使選擇權。據說女性選擇權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時常被否認(儘管一位女性領袖统治了這個國家60多年)。

然而節目又將鏡頭轉到巴拿馬,講一種角色反轉的鳥。據說由於鱷魚吃掉了太多的雛鳥,雌鳥將卵交給公鳥看管,然後賞試多次繁殖。雌鳥守護巢穴,殺死其他雌鳥的幼雛,毀壞遺留下的卵。敍述者這樣講:

「所以現在雌性反而重視數量勝過重視質量。現在是雌性為爭奪配偶而打架。隨著時間的推移,雌鳥就出現了雄性的特性… 這就是進化對性別的啟示:雄性與雌性的角色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很大程度上,角色取決與哪個性別競逐配偶,那個性別孕育胎兒。[PBS電視台的「進化論」系列第五集]

但是之前提到,是精子與卵子的相對大小及速度,導致了雄性競爭,雌性在下一代身上投入更多的時間,並導致兩性之間其他的行為差異。而現在競爭和在幼雛上的投入不再是效果,反而成了原因,顛覆了由於性細胞差異而形成的不同角色。這實際上表明,進化論作為一個解釋框架實在是太靈活,其倡導者可以拿它來解釋相互矛盾的現實,所需要的只是足夠的想像力,去編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故事。

與該系列片的其餘產品類似,第五集的目的就是讓觀眾相信,進化論能夠解釋性的起始。如果這真是一部嚴謹的紀錄片,它就不會屏蔽反對這種觀點的證據。事實上,進化論者對於性是怎樣進化而成的,是毫無頭緒。即使是無神論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也這樣說:

「我也這樣說過,好基因由於性的存在而得益,壞基因由於沒有性而得益,但這根本沒有解釋性為何存在。關於性存在的原因有很多理論,但沒有一個是令人信服的… 可能有一日,我會鼓足勇氣去處理這個問題,為性的起始寫一整本書。」2

PBS自以為是的表態,也與持進化論觀點的月刋《科學》(Science)相牴觸「性怎樣起始及性為何興旺起來至今仍然是個謎。」3

性的選擇

達爾文最有名的論點就是,自然選擇是進化背後的驅動力。但他意識到這不能解釋一些貌似累贅的特徵,如孔雀的尾翼。所以達爾文創造出另一個說法叫做性的選擇,認為異性的選擇在決定誰的基因能夠傳遞下去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後來性的選擇被用來解釋人腦的進化。

創造論者並不否認自然選擇或性選擇。例如,我們認為,人類最初只有一個群體,因為巴別塔事件而分離,經自然選擇及性選擇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種。4

不同的是創造論者認為選擇只能作用於預先存在的遺傳信息。進化論者相信基因突變能提供可供選擇的新信息。但是已知的突變從來沒有增加遺傳信息,假如突變/選擇真的足以解釋「由黏液變成人類」的進化論,今天這方面的事例應該比比皆是。5

黑猩猩與倭黑猩猩

普通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或侏儒黑猩猩)可以雜交,​​所以按照聖經它們是同一類。牠們同屬一個物種,但有時被分成兩個亞種。雖然它們看起來相似,生活在相似的環境中,吃相似的食物,但行為卻不同。

黑猩猩暴躁,倭黑猩猩平和。 這一集節目拍攝的是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公園,展現倭黑猩猩之間有「各種想像得到的娛樂性交配」方式,有異性的,有同性的,滔滔不絕的解說詞值得讓睾酮超高的青春期男生去欣賞一番。

那麼,它們的行為是如何解釋的呢?據說是由於倭黑猩猩「雌性團結:牠們能結成聯盟,共同支配雄性」;而普通黑猩猩中雄性欺負雌性。那又怎樣解釋雌性團結?「覓食生態上一個相對簡單的變化造成了社會行為上的巨大反差。」雌性倭黑猩猩在地面覓食,所以社交互動機會較多。雌性普通黑猩猩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大猩猩在地面上覓食,所以牠們必須在果樹上覓食。據說兩百萬年前一次乾旱殺死了大猩猩,使一個黑猩猩群體得到了在地面上覓食的機會並進化成了倭黑猩猩。這個節目說:真可惜,我們沒有類似的歷史,沒能進化成「一個完全不同的、更和平的、少暴力的、愛好性活動的物種。」

一如既往,我們不應該指望這個故事會有真正的證據。從現有的證據中不可能得出因果關係。換句話說,我們怎能證明這不是反過來發展的關係?就是說,是不是因為雌性團結導致了地面覓食的行為?甚至是不是由於大猩猩入侵導致倭黑猩猩退化成了黑猩猩?

性道德與進化心理學

雌性可能渴望雄性有最好的基因,以確保她的下一代是「最適應者」。但她保障後代生存最好的的策略,就是找一位雄性,常在附近並幫她照顧幼兒。雄性最好的策略,就是確保下一代來自於他,所以一夫一妻制帶來選擇的優勢。

但是,進化中的其他因素威脅著一夫一妻制。例如鳴鳥是一夫一妻制的,但雌性鳴鳥有時會貪戀另一個具有更強基因的雄性。但這是有風險的,如果「丈夫」發現,可能會殺死下一代。

這些來自動物的概念應用於人類,形成了一門新學科——進化心理學。在PBS的節目中,杰弗裡.米勒(Geoffrey Miller)宣稱我們的大腦有太多不為生存所需的「過度」功能,不可能是經自然選擇而來。他宣稱:「這不是神(的創造),而是我們的祖先」,通過性選擇——「在求偶過程中,在選擇性伴侶時,選擇適切的頭腦和行為」,我們的頭腦就是這樣形成的。藝術、音樂和幽默就像孔雀尾翼形成的情況類同。

據說這是根據對人類兩性吸引的測試而得出的。男人喜歡嘴唇豐滿的女性面龐,表示雌激素高;男人還喜歡女性中顯示睾丸酮低的面部特徵。兩者都是生育指標。怎麼雄性現在又有所選擇了?不是精子體積小活動快嗎?這再一次說明,進化論無論任何事務都有解釋,其實這等於什麼也沒有解釋。

尋找一時浪漫的女人或在排卵期的女人,更喜歡陽剛的面孔,表示基因好。但在長遠關係中她們更喜歡女性化「溫柔」的男性,因為他們更可能協助她們照顧子女。然而外表是靠不住的。我們也懷疑不同種族的面孔被選擇的機會率有多少,雖然所謂的異族通婚對下一代的基因並沒有壞處。6

雖然有個一帶而過的聲明,說進化心理學在進化論學者中間也有爭議,但該節目對米勒的觀點未加評判,更未質疑。《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期刋中對他的書《交配的心理》(The Mating Mind)有一篇評論,其中寫道:

對這些觀點如何才能做出實際檢驗?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協作努力,進化心理學就會停留在娛樂的領域,而非真正的科學。7

一位持進化論觀點的古人類學領袖伊恩.塔特索爾米勒(Ian Tattersall),也同樣挖苦米勒的書:

到頭來,我們看到的是講故事者的藝術作品,而不是科學。8

為什麼會有一集講性?

為什麼進化論者對於他們的信仰體系如此地熱血沸騰,為了把它強加於公眾而不惜成百萬美元地花錢,去製作PBS「進化論」系列?看看這一集就明白。好像那些為性道德上的毫無顧忌尋找理由的人一手操縱了這一集的製作。人類已經被描繪成一種先進的猿類,而性不過是一個傳播基因的工具,這一集節目對所謂的人類「近親」——倭黑猩猩隨隨便便的異性/同性「浪漫」不惜濃墨重彩,並宣傳這與優越、和平的生活方式相關聯,其背後的用心已經昭然若揭。

參考文獻和註釋

  1. L. Margulis and D. Sagan, What Is Sex? (New York, NY: Simon and Schuster, 1997), p. 121.
  2. R. Dawkins, Climbing Mt. Improbable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England: Penguin Books Ltd., 1997), p. 75.
  3. B. Wuethrich, Why Sex? Putting the Theory to the Test, Science 281:1980–1982, 1998.
  4. 有關人類「種族」的問題,詳見 C. Wieland, One Human Family: The Bible, science, race and culture (Creation Book Publishers, 2011).
  5. 注意即使發現了一個這樣的突變,進化論者還需要發現幾百個,才能為他們的理論找到急需的實際證據。又見 L. Spetner, Not by Chance (New York, NY: Judaica Press, 1999); also see Carl Wieland, CMI’s views on the intelligent design movement, 30 August 2002.
  6. K. Ham, Inter-racial marriage: is it biblical? Creation 21(3):22–25, June–August 1999.
  7. T. Birkhead, Strictly for the Birds, review of The Mating Mind by Geoffrey Miller, New Scientist, p. 48–49, 13 May 2000.
  8. I. Tattersall, Whatever Turns You On. Review of The Mating Mind by Geoffrey Miller,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11 June 2000.

(本文的斯洛伐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