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星光與時間》的七年歷程

作者:羅素.漢弗萊斯博士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ICR in Impact #338:i–iv, August 2001

七月前的八月,我把《星光與時間1》這本關於創造論宇宙學的手稿交到了大師書籍(Master Books)那裡。在沒有對這本書作過多宣傳的情況下,其受歡迎程度是出乎意料的。迄今為止這本書已經重印了六次,最近還被製成影片2。顯然,很多基督徒已經關注本書副標題所談及的話題:解答一個年輕宇宙中遙遠星光的謎題。也就是說,如果宇宙真如聖經所說的那麼年輕,遙遠恒星的光線是如何有足夠的時間抵達地球的呢?由此,本書產生了較廣的影響,包括了讚譽和反對的聲音。

澳大利亞創造論學者巴里.賽特菲爾德(Barry Setterfield)在1987年發表的一篇專題論文3激發了我去探究此問題。他提出光速在過去更快的假設。他這個特別的“光速衰減”模型在資料和物理理論上都存在問題,這點我在本書的附錄A中指出。但賽特菲爾德把創造論者的注意力引向宇宙學領域,為解決星光與時間這個問題另闢蹊徑而樹立了榜樣,這一點確實功不可沒。

同時賽特菲爾德德這篇論文也喚起了我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興趣,我在讀研究生的時候曾經忽視了這個理論。多數像我這樣的物理學家經常運用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這樣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去處理高速運動效應。我們很少有機會使用廣義相對論,因為這種描述引力和加速度的理論所適用的問題是難以在實驗室實現的。但廣義相對論在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的研究中卻是必不可少的。

直到最近十年,眾多相信年輕地球的創造論學者還是對相對論避而不談,繼而把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拒之門外。其中主要原因是他們不喜歡某些與相對論有關的哲學推論和邏輯悖論。但是我發現那些糟糕的哲學與悖論並非出自相對論的數學體系本身,而來自對其數學體系的錯誤闡釋。正如本書所簡略闡明的,存在一個更好的闡釋方式能夠有可能解答這些哲學和邏輯難題4。令我欣喜的是近年創造論科學家不再逃避相對論,而是對它認真研究,推演出更好的應用實例。

宇宙大爆炸理論學者們沒有告訴你的事情

在我剛開始研究宇宙學時,如大多數科學家甚至許多天文學家一樣,我也一度走入宇宙大爆炸理論中島宇宙的概念誤區。我設想大爆炸是始於一個微小的“宇宙蛋”或者熾熱的物質球,爆炸後就在一個三維空洞空間中向外膨脹開來。經過數十億年的演化,物質便彙聚成星系,就像我們銀河系是由幾千億顆恒星組成的。而數千億個星系彙聚成星系“島”,而周圍則是一片“空洞空間之海”

但是在1991年,創造論物理學家羅伊.霍爾特(Roy Holt)讓我意識到我所設想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是錯誤的。羅伊之前跟我的看法一致,但他指出大爆炸理論的內在矛盾。他說,在所謂的大爆炸之初,緻密的物質所產生的強大引力,使其自身深處於黑洞之中,而在那裡物質是無法成形的。粗略的計算就能支持他這個觀點。如果我們對大爆炸的推論理解是正確的話,那麼大爆炸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從研究中我得知大爆炸理論並沒有宣稱宇宙始於一個黑洞,起初我對此並不理解。隨後我才意識到,正如專家們所理解的那樣,這個理論實際上並沒有描述到“島宇宙”的情形。也就是說,不存在一大片空無一物,未被星系佔據的空洞空間。而這些專家通過一個隨意的、未經論證的假設,推導出一片能大致均勻地容納全部星系的空洞空間。

在宇宙大爆炸之初的數學模型中,空間本身會跟熾熱的物質球一同向外膨脹,而物質會一直完全佔據整個空間。根本不會存在一大片不存在物質的空間。在那個最廣為接受的大爆炸理論版本中,如果向某個特定方向高速行進,你會最終返回出發點,而且不會闖入一大片空洞空間。因此,我們不可能定義一個物質的邊界,也就不存在物質的中心。既然不存在一個引力所指向的特定的中心位置,那麼起初就不會存在黑洞了。

大爆炸理論的專家們知道他們的理論很難視覺化描繪出來,所以他們也不會去指正公眾對“島宇宙”的誤解,但時常會作出類似于以下簡評:

這樣去構想大爆炸理論是錯誤的……宇宙不存在中心和邊緣5

有別於大爆炸理論,聖經經文暗示宇宙事實上是以一個島宇宙的形式存在。《星光與時間》一書的附錄B提供了經文上的依據:(一)宇宙的物質存在一個獨一無二的中心和邊界,邊界之外還至少存在空洞空間;(二)從整個宇宙的大尺度來看,地球就臨近於宇宙的中心。

一個存在引力中心的有限的宇宙與大爆炸理論所描繪的無界的宇宙是非常不同的。在大爆炸理論中,如果你從銀河系出發,去拜訪一個鄰近星系,在這種星際旅行的前半程,你要克服本星系的引力才能飛離,而在旅途的後半程,你又要被目標星系的引力俘獲。旅途越長,這種克服引力和被引力俘獲的歷程就越多,但所經歷的所有引力會抵消而近於零。在一個大範圍尺度下,整個宇宙不存在一個引力明顯高於其他地方的區域。

但是在創造論學者看來,宇宙是存在一個引力的中心的。如果你從這個中心出發,向外行進,那麼從引力的角度而言,一般你是穩步“上升”。從一個大尺度而言,比起地球,穹蒼在引力的“海拔”上處於一個更高的位置。正如以賽亞書55:9中所言:“天怎樣高過地…”

《星光與時間》出版於1994年10月。數月之後,一群持傳統創世歷史觀的反對者,對本書發動了所謂的“聖戰”。休.洛斯(Hugh Ross)是這批反對者的領頭人,他們成立的組織稱為“信仰的理據”,其宣揚的神學觀點是非常倚重大爆炸理論的。洛斯博士認為廣義相對論只能推導出唯一一個宇宙理論,也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並認為這個宇宙已經有數十億年的歷史。但是,我的書提供了另外一個觀點,也就是能與聖經時間表吻合的相對論宇宙學說。

《星光與時間》並沒有提及洛斯,但他認為這本書對他的組織是一個威脅。在他的鼓動下,洛斯與他的追隨者們發表了眾多的文章來攻擊我的學說,其中就包括了我所發表答讀者問的期刊7,8。在1996年他們發起了面向基督徒領袖們的大規模的書信運動。1997年他們又轉戰到創造論科學期刊9。非常感恩的是,我的理論令評論家們感到滿意,各種的批評聲得以平息。這場持續了四年的辯論還能在互聯網上找的到10。在我強調洛斯等人拒絕回應數個關鍵概念,引述數位世俗天體物理學家的著作,並指明他們都支持我的宇宙學理論後,這場爭論在去年才真正結束。而他們的沉默把他們在理據中的不足表露無遺。

參考文獻

  1. Humphreys, D. R., Starlight and Time (Green Forest, Arkansas: Master Books, 1994) 137 pp. 返回文章
  2. Starlight and Time (Albuquerque, New Mexico: Forever Productions, 2001) 27 minute video available through ICR Customer Service at 1-800-628-7640, or the website store. Book and Video set also available. 返回文章
  3. Norman, T. and B. Setterfield, The Atomic Constants, Light, and Time (Menlo Park, California: SRI International, 1987). 返回文章
  4. Humphreys, op. cit., p. 84. 返回文章
  5. Harrison, E. R., Cosmology: The Science of the Universe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107. 返回文章
  6. Ross, H. N., Progress towards resolution of the creation-date controversy, Facts and Faith 9(1):12–13, 1995. 返回文章
  7. Bible-Science News, 1995, 33(4):21–22, 33(7):12–19. R. Humphreys, S. Conner, and D. Page. 返回文章
  8. Creation Ex Nihilo Technical Journal, 1997–2000, 11(2):189–201, 12(2):174–212, 13(1):49–55, 14(2):69–81. P. Phillips, J. Sarfati, R. Humphreys, S. Conner, D. Page, H. Ross, M. Hunter, K. Duff, E. Fackerell, and C. McIntosh. 返回文章
  9. See: Starlight Wars. 返回文章